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期刊简介

《小城镇建设》杂志现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会刊、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会刊。杂志创办于1983年9月,原名《村镇建设》,1999年更名为《小城镇建设》,是定位于探讨小城镇及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热点问题的专业学术期刊。 点击详情 >

主       管: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       办: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出       版: 《小城镇建设》编辑部

刊名题字: 费孝通

主       编: 杨一帆

执行主编: 王明田

编辑部主任: 张爱华

编辑部副主任: 曲江泉

编 辑 部 : 白璐 朱峰 赵燕岚 刘艺超 曲亚霖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18/TU

邮发代号: 2-556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西市监广登字20170286号

印       刷: 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全国各地邮局

定       价: 28元/月 全年定价336元

电       话: 010-68340120010-88362101

电子信箱: bj_xczjs@vip.163.com或xczjs@vip.sina.com

投审稿小助手

杂志订阅号

2024年4期(总第367期)
编者絮语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助力县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陈前虎
2024, 42(4):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1
[摘要](42)
摘要: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现县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顶层设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通过“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治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整治、生态环境优化提升,促进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生态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系统性重塑的空间治理活动,是以系统理念和系统方法解决现实空间问题的系统性工程,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工程。在实践和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的重要一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拓性、引领性的巨大成效。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整体性、系统性的整治平台,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路径。

二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乡村发展方式的变革。“宜居”是基础,“宜业”是关键,“和美”是重要支撑。从农村土地整理的扎实起步,到土地综合整治的深化提升,再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迭代升级,土地综合整治不断提质提效。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特别是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整体风貌,乡村空间从杂乱无序到各具特色、整体大美。

三是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提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功能区布局优化、质量提升,实现耕地从“荒地变粮田,小田并大田,粮田成良田”,促进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

四是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短板和潜力在农村,而抓手和机遇在全域整治,通过全域土地整治可以更大范围带动共同富裕,推进乡村现代化。通过建设用地空间腾挪、耕地布局的优化调整、低效用地的整治再开发等,为农村三产融合提供用地保障,并以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就业;通过结余指标的跨区域流转交易,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撑;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延展土地综合整治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打开共同富裕的新空间。

县域规划建设
浙江省山区县城乡融合测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纯玥, 郑国全
2024, 42(4): 5-1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2
[摘要](37)
摘要:
文章以浙江省山区县为研究案例地,多维度构建了山区县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浙江山区县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使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浙江省山区县2010—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在子系统层面作出时空特征分析,最后,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TR)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浙江山区县城乡融合度呈现逐年上升的演变态势,区域内部各县域城乡融合度时空特征显著。2)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融合层面改善最为明显,产业融合层面总体上呈现出整体增长的态势,在城乡要素融合和城乡治理融合方面整体发展水平偏低。3)城乡信息交流、城市空间扩张、劳动力流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就业结构、山地覆盖率等因素对浙江山区县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传导机制的县域村庄分类实践——以陕西省绥德县为例
李黎, 刘青, 龚华
2024, 42(4): 14-2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3
[摘要](35)
摘要:
村庄分类是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要衔接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前提。本文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传导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庄共性分类的基础上,深化出能体现地方个性的实用性村庄分类方案,以保证村庄分类要求在符合从上至下一致性的同时贴合地方实际情况。本研究将村庄分类工作按照主客观因素的参与程度分为初步分类和互馈调整两大阶段。通过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县域村庄分类实践,构建了村庄分类工作框架,以期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村庄分类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数字化方法的滇西镇村聚落体系空间特征及类型研究——以大理云龙县为例
严恺怡, 陈倩, 车亦敏
2024, 42(4): 23-3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4
[摘要](85)
摘要:
镇村聚落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集镇和乡村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有协同效应和自组织性,其总体空间格局和细部形态特征受到地理、交通、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地处滇西少数民族山区,独特的地理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多样的镇村聚落空间,对其镇村聚落体系空间特征进行研究能够丰富对山区镇村聚落体系空间的理论认知,为山区镇村体系规划提供实践基础。本文基于2020《云龙年鉴》及影像数据,运用数字化方法,从多维度、多尺度对其镇村聚落体系空间格局及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耦合多元特征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分类探讨了空间优化对策。
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编制思路探索——以榆林市中心城区为例
薛颖, 顾亚男
2024, 42(4): 32-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5
[摘要](24)
摘要:
随着各地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陆续启动,如何进一步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各级各体系传导内容、将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与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构建满足新时期需求的详细规划编制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对传统控规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辩证认知,结合陕西省榆林市中心城区现实情况,提出构建全域覆盖、分区分类、多层级传导的详细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及相应管控指标体系,明确“刚弹”并重的传导要素内容等,以期为新时期详细规划的编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榆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参考。
苏南“森林乡镇”生态空间优化提升——以无锡洛社镇为例
王昆, 王秋杨
2024, 42(4): 40-4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6
[摘要](26)
摘要:
“森林乡镇”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本文提出“森林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要由只重绿量增长向量质兼顾的生态模式转化,由推动乡镇生态环境建设向全面提高乡镇宜居性转变。其次,以典型苏南乡镇—江苏无锡洛社镇作为案例,分析其建设“森林乡镇”面临的生态空间格局破坏、空间组织方式混乱无序、生态要素质量快速下降的主要空间问题。最后,提出复合生态视角下洛社“森林乡镇”生态空间优化提升策略,提出重点关注3个空间层面的问题,即宏观层面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乡镇”生态网络格局,中观层面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产、居、野高度融合的空间模式,微观层面强化“森林乡镇”生态惠民、生态空间要素复合价值提升。
乡村振兴
浙江省乡村空间商品化发展评价研究
张齐, 郑国全
2024, 42(4): 48-5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7
[摘要](33)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夯实农业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乡村空间商品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生产转型具有驱动作用。文章基于对乡村空间商品化的研究,从农业生产、加工业、现代服务业3个方面入手,构建乡村空间商品化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从县域尺度对浙江省90个区(县、市)的乡村空间商品化进行测度,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经过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商品化分布呈现东北部至西南递减的趋势;2)农业商品化空间分布均衡,工业、现代服务业商品化空间分布差异相对显著;3)根据乡村空间测度结果将乡村分为发展领先型、发展均衡型、发展提升型、发展潜力型4类,进而提出不同类型县域发展策略,以期推动该地区乡村商品化均衡发展。
基于多元要素协同的乡村精明收缩路径研究
樊海强, 刘燕, 洪登峰
2024, 42(4): 56-63,7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8
[摘要](39)
摘要:
精明收缩是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精明收缩理论为指导,以福建省福鼎市溪镇18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为例,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人口、产业、职能、空间收缩的基本表征,探讨乡村收缩的机制,认为“人口外流—产业收缩”和“人口外流—服务设施不足”两个恶性循环,是加速乡村收缩的动因,二者分别映射于村庄空间,引发农村人、地、资源关系失调。由此提出人口、产业、空间、职能协同发展的乡村精明收缩路径:人口—产业协同,产业转型升级是先导,推动人口结构的重塑;人口—空间协同,从聚集核、空间模式、空间综合整治方面提出精明收缩路径;人口—职能协同,探讨服务职能的分化、上移及生活圈的建构。
基于“后乡村”展望的村庄规划职能优化探索——以粤港澳大湾区城郊乡村为例
吴优尤
2024, 42(4): 64-7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09
[摘要](23)
摘要:
在乡村转型颇受关注的全球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本文基于乡村性演化应用较多的“后乡村性”研究架构,对深度参与全球城镇化、城市发展辐射较强、城乡联系紧密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郊乡村转型实景进行详细解读,在乡村典型跃迁式发展的超前状态之中识别“后乡村性”萌芽特征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本土社区势弱、城乡拼贴风貌等管控盲区下的潜在发展危机,并基于“后乡村性”价值重构提出建立具有乡村竞争优势的城乡网络联系、复兴集体主义分配制度下的利益相关人主动协商积极性、耦合现代化进步与乡村传统文化智慧3个方面的村庄规划职能优化建议,为高效引导乡建资源投放拓宽规划广角。
面向青年友好的都市近郊村落公共空间活力驱动路径——以北京琉璃渠村为例
张颖异, 吕蒙, 荣玥芳
2024, 42(4): 73-8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10
[摘要](27)
摘要:
青年群体返乡入乡成为部分都市近郊村落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文章从空间与社会辩证联动视角,将青年群体回流嵌入村落活力驱动体系之中,通过对北京近郊琉璃渠村的追踪解析,探索以青年友好化为导向的都市近郊村落公共空间重塑方式和活力驱动路径。借助实地调研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形态模拟数据,分析都市近郊村落现有资源禀赋与青年友好化公共空间的具体关联,推进都市近郊村落物质空间有序更新,为乡村空间品质提升与乡土文化传承提供支撑。
文化保护与传承
基于多元数据的大理沙溪古镇空间演变研究
项振海, 栗伟迪, 班鹏飞, 徐厅
2024, 42(4): 83-9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11
[摘要](23)
摘要:
山区历史城镇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往往难以平衡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文章选择保护实践卓有成效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古镇,从空间及功能2个方面对其演变的规律进行分析和归纳。首先,利用空间句法对集镇的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核密度分析城镇功能演变特征;再次,与规划用地布局进行对照,归纳沙溪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最后得到如下结论:1)21世纪以来,沙溪古镇的空间演变分为3个阶段特征;2)沙溪古镇的空间形态变化体现出从单核集聚到双核扩展再到城乡一体化的趋势;3)沙溪古镇的空间功能变化滞后于空间形态变化,应促进新建镇区用地功能的多样化,使功能与空间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保护传承研究——以桂林市旧县村为例
雷林峰, 李欣原, 刘春晖, 刘丽荣
2024, 42(4): 91-9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12
[摘要](30)
摘要:
空间基因理论是解决特色村镇在空间发展与文化传承问题上的重要框架体系,但目前研究聚焦于空间基因的识别提取与传承应用方法,如何将空间基因融入到现有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有所缺乏。本文梳理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保护传承体系,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空间基因的识别提取是前提、空间基因传承可行性分析是关键、空间基因保护传承规划体系构建是核心的研究思路。最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为研究案例,按照上述要点对旧县村空间基因识别提取,并结合旧县村相关规划,对其空间基因保护传承规划进行研究。
资源分散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方式研究——以四川两个传统村落为例
李志新, 何子怡, 宋国庆
2024, 42(4): 100-10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13
[摘要](52)
摘要:
资源分散型传统村落主要指传统建筑资源在村域分布比较分散,与农田等用地交叉分布的传统村落。资源分散型传统村落在保护区划与管控措施、保护利用方式方面均区别于资源集中型村落。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石牌坊村、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村为例,分析两个传统村落资源分散的特点和区别,由传统建筑分散性引出村落格局特色价值,提出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并进行方法总结,以期对全国范围内资源分散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方法研究有所启发。
徽州传统建筑保护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以黟县卢村木雕楼建筑群为例
钟杰, 许振宇
2024, 42(4): 108-11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14
[摘要](22)
摘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卢村木雕楼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享有“木雕艺术的民间殿堂”“中国木雕第一楼”之美誉。文章以三维信息测绘与现场调查为基础,构建了木雕楼古建筑群三维信息模型,从群体组合、单体空间、装饰艺术3个方面进行木雕楼数字技术应用的探讨,为木雕楼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田园建筑
乡村旅游背景下粤西海岛公共建筑风适应性设计研究——以硇洲岛英明村游客服务中心为例
利紫晴, 李丽, 陈阳, 庞玥
2024, 42(4): 117-12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4.04.015
[摘要](26)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岛凭借着海洋、沙滩等特有的景观优势迎来发展旅游业的新机遇,旅游配套的乡村公共建筑建设也愈加受到重视。海风风速快、风频高、方向稳定、持续时间长,公共建筑可利用自然通风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以粤西硇洲岛英明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题和需求分析、数据模拟等步骤,从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和朝向、建筑形体、功能分区、建筑开窗等方面探究海岛公共建筑风适应性设计策略,发现使用分散式布局、建筑朝向主导风向、减少体块表面棱角、按通风需求合理安排功能、置入气候缓冲空间、控制迎风面开窗大小等方式都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室内外的通风效果。此策略可以为相似海岛村落的公共建筑风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4, 42(4): 127-127.  
[摘要](40)
摘要:
地方动态
2024, 42(4): 128-128.  
[摘要](0)
摘要:
  • 表格显示
  • 年代显示
  • 列表显示
2020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0s
2019
2024
2024年 第42卷 第3期  页码: 1-128
2024年 第42卷 第2期  页码: 1-128
2024年 第42卷 第1期  页码: 1-128
2023
2023年 第41卷 第12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11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10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9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8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7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6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5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4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3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2期  页码: 1-120
2023年 第41卷 第1期  页码: 1-120
2022
2022年 第40卷 第12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11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10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9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8期  页码: 0-120
2022年 第40卷 第7期  页码: 0-120
2022年 第40卷 第6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5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4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3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2期  页码: 1-120
2022年 第40卷 第1期  页码: 1-120
2021
2021年 第39卷 第12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11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10期  页码: 0-120
2021年 第39卷 第9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8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7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6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5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4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3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2期  页码: 1-120
2021年 第39卷 第1期  页码: 1-120
2020
2020年 第38卷 第12期  页码: 1-120
2020年 第38卷 第11期  页码: 1-120
2020年 第38卷 第10期  页码: 1-120
2020年 第38卷 第9期  页码: 1-120
2020年 第38卷 第8期  页码: 1-120
2020年 第38卷 第7期  页码: 1-115
2020年 第38卷 第6期  页码: 1-118
2020年 第38卷 第5期  页码: 1-114
2020年 第38卷 第4期  页码: 1-115
2020年 第38卷 第3期  页码: 1-114
2020年 第38卷 第2期  页码: 1-116
2020年 第38卷 第1期  页码: 1-115
2019
2019年 第37卷 第12期  页码: 1-110
2019年 第11期  页码: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