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1卷  第8期

编者絮语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探索
张建
2023, 41(8):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1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随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点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作为优化配置村镇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的重要手段,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成为有效引导村镇功能提升、“三生”空间优化、治理路径创新等关键问题的重要抓手。基于科学高效的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理念,描述乡村空间要素发展的客观规律,发现乡村规划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总结乡村治理实践的典型经验,探索乡村空间要素统筹与优化调控的路径策略,是推进乡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城乡规划系乡村规划与遗产保护方向科研团队聚焦大都市地区小城镇及乡村规划建设关键问题,多年扎根京郊乡村,在村镇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深度参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乡镇责任规划师”“百师进百村”等乡村规划实践,为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针对我国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和乡村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团队作为主办方,于2022年7月召开第三届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不同地域专家学者分享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为此,我刊策划本期“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专题”,着眼于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试图从小城镇功能分类、乡村产业融合用地布局、乡村休闲旅游空间分布、村庄多元协同空间治理机制、文化遗产区预防性保护等多维度、多视角展开广泛讨论,探索形成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有效路径和多元策略。希望本期专题对学界同仁和规划同行有所启发,对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共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专题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学术会议专家发言集锦
2023, 41(8): 5-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2
摘要:
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及优化策略研究
赵之枫, 高艳霞, 张册
2023, 41(8): 9-14,7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3
摘要:
小城镇分类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何优化小城镇功能,差异化引导小城镇分类发展是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特大城市小城镇发展特征与需求,从“基础功能”和“特色功能”两方面构建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框架。首先,评价北京小城镇基础功能,将小城镇分为基础功能完善镇与基础功能提升镇两类;其次,对基础功能完善的小城镇进行特色功能评价,分为文化功能主导镇、生态功能主导镇、服务功能主导镇、科技功能主导镇、国际功能主导镇5类,分析各类小城镇的典型特征;最后,基于小城镇功能分类情况提出差异化分类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及借助项目带动发展的策略。以期推动各城镇差异化发展,有效承接北京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作用,为其他地区小城镇功能分类指导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北京乡村产业融合用地研究
陈景, 刘扬, 何闽, 张智杰, 白琦艳
2023, 41(8): 15-2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4
摘要:
在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乡村振兴被赋予具有时代意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潜力支撑及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础支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点状”用地为代表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空间供给成为当前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 16号)印发,本文聚焦落实该项通知中关于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安排的少量建设用地的要求,以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为基础,以全域、全要素、全周期空间治理为统领,提出“点+面”联动、乡镇统筹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系统发挥田、林、园、水各要素的供给保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创新实践乡村地区非建设空间规划统筹模式,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规范合理的空间保障。
北京市乡村休闲旅游空间分布及优化策略研究
张建, 马景, 米莉
2023, 41(8): 22-2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5
摘要:
乡村休闲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本文以北京市乡村休闲旅游点位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采用最邻近指数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乡村休闲旅游业均为空间集聚型,空间集中程度尚有发展空间,休闲农业园区核密度分布呈区域集中分布;星级民俗村呈连片集聚型布局;乡村民宿呈现“一区多核”的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休闲农业园区与乡村民宿主要分布在平原农业发展圈,休闲农业园区与交通、城区客源地呈现距离衰减趋势,乡村民宿依托于国家级景区的辐射带动和交通可达性,星级民俗村在平原和山区农业发展圈均有分布,受到国家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交通网络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提出政策层面和规划层面的优化策略。
民宿型乡村多元协同空间治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为例
赵之枫, 王春鑫
2023, 41(8): 30-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6
摘要:
民宿型乡村在多元主体参与的空间治理中常常面临主体难组织、行动难落实、治理难维续的困境。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包括治理组织机制、治理落实机制和治理维续机制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框架,并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为例分析其治理机制。研究发现北沟村具有多措并举与诉求耦合的治理组织机制、共时协作与动态分工的治理落实机制、空间兼容与空间自主的治理维续机制。未来民宿型乡村的空间治理应充分发挥村集体核心力量来组织动员内外主体,构建分工有序、弹性互补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并且注重多元主体空间的平衡,确保村民的空间权益。
意大利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经验与启示——以瓦尔泰利纳为例
赵之枫, 苟赢瑞, 戎卿文
2023, 41(8): 40-4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7
摘要:
国际遗产保护理念正在从“抢救性”向“预防性”转变。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遗产预防性保护领域中探索颇多,从保护建筑单体拓展至区域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但我国目前对该理念的应用还集中在重点建筑监测中。本文以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和实践发展较为成熟的意大利为研究对象,梳理预防性保护发展历程、框架及特点。援引典型案例瓦尔泰利纳文化区,探析规划工具如何对拥有相同自然和地域文化特征的乡村、城镇等区域内,面临近似风险的遗产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成熟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搭建数字化开放的信息平台、完善多元参与的管理机制、注重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发展等多个维度,为我国遗产预防性保护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
乡村非农产业发展路径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唐伟成, 彭震伟
2023, 41(8): 49-5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8
摘要:
发展乡村非农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及时总结先发地区的在地化实践经验,能够为反馈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加快地方振兴行动提供重要支撑。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历时性视角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的非农产业发展路径和演进路向,剖析其蕴含的丰富实践内涵,得到以下结论:1)经济转轨初期,外部政策干预的阶段性放松推动部分经济要素的社区“回归”及简单再配置,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产业模式在这一阶段密集出现。2)进入市场化深化阶段,受宏观环境的深刻影响,乡村非农产业在“强化—脱嵌”关系互动下形成多样的升级路径。3)非农产业发展衍生的旺盛空间需求及空间供需矛盾逐渐显化,持续推动着乡村空间演化进程。最后认为乡村地区将具有差异化前景,乡村转型应在遵循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探索产业、土地等多维政策的创新协同路径。
乡村地区农户居住空间重构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北京玻璃台村为例
曹维予, 朱晔, 王鹏飞
2023, 41(8): 55-6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09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传统的经济格局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在此过程中,农户生活的居住空间也发生了空间结构、内部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为此,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玻璃台村为例,运用乡村重构理论,对玻璃台村居住空间重构的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玻璃台村农户居住空间在重构中呈现出居住功能日趋多元、空间设置更加灵活、相关设施不断适配、利用率逐渐提高的特点。 二是国家政策、产业结构、市场机制及人口结构等是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三是玻璃台村居住空间的重构是在经济重构与社会重构的共同作用下,重新整合各类要素的最直接表现。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道路体系研究
杨建, 于姗姗
2023, 41(8): 64-7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0
摘要:
村庄道路是村庄的骨架和肌理,支撑和串联村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但传统的村庄规划存在诸多局限,对村庄道路规划缺乏关注与实践探索。本文结合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建立了村庄道路体系,划分了村庄道路等级,并根据村庄道路功能及村庄环境的需求,分析了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宽度,对我国村庄道路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理论与方法研究
不同产业类型城镇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启示——以浙江省为例
李臻, 郑国全
2023, 41(8): 72-8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1
摘要:
特色化产业发展模式对助推小城镇摆脱趋同困境,实现乡村地区产业振兴意义重大。探索不同产业类型城镇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巩固深化乡村振兴成果并最终到达共富之路具有重要实践支撑价值。本文以浙江省美丽城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都市节点型、县域副中心型、工业特色型、商贸特色型、农业特色型、文旅特色型6类城镇空间异质性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都市节点型城镇空间上集聚,其余类型城镇呈随机分布态势,但有集聚趋势。2)不同产业类型城镇核密度中心存在差异,农业特色型与文旅特色型城镇呈带状分布,其余类型在浙北杭嘉湖、浙东甬台温、浙中金华地区皆有密度核心。3)影响不同产业类型城镇分形特征显著,人口活力、城镇化率影响美丽城镇分型发展潜力,地形交通、产业结构、景观资源等是影响美丽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城乡融合背景下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策略探索研究
杜瑞雪, 马新振, 厉华笑, 蒋燕
2023, 41(8): 81-8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2
摘要:
小城镇作为城与乡之间的连接纽带,是推动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由城向乡下沉的关键渠道,对于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与资源均衡合理配置起到催化与调节作用,是城乡融合重要的战略节点。浙江省以“千万工程”开启“美丽浙江”建设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道路,20年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尤其在实施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后,小城镇的功能与内涵得到了大幅提升,助力其充分发挥城乡融合战略节点的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剖析了美丽城镇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并通过对浙江美丽城镇创建历程、举措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美丽城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4项具体策略。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浙江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及其推广的启示与意义,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输出浙江经验,加速全国实现城乡一体的全域美丽建设目标。
黄河滩区周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机制及聚类发展策略
高梦瑶, 李翅
2023, 41(8): 89-9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3
摘要:
理解黄河滩区周边地理单元内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机制,有助于滩区周边地域内的乡村差异化管控实施。研究首先借助空间测度指标描述滩区周边地域内的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性特征,进而使用地理探测器工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后借鉴TWINSPAN方法聚类划分乡村聚落。结果表明:黄河滩区周边乡村聚落具有聚集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现出3组集中连片的空间分布形态;乡村聚落空间密度核心呈现明显的“水体导向性”,并在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形成了环区域性中心城市分布、区域县级市内部分布、独立分布3种空间关系;基于7项显著相关性变量可在黄河滩区周边地域内耦合聚类出4种乡村聚落类型,可对应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与一般存续等主要发展方向。研究可以为黄河滩区周边乡村聚落聚类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直接的空间依据。
文化保护与传承
土地产权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研究
潘禹竹, 沈洁
2023, 41(8): 99-105,11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4
摘要:
城市在存量更新阶段,通过编制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效果显著,但各种问题也始终存在。本文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以土地产权视角切入,探究同一保护规划下不同产权片区保护效果存在差异化的原因。由于土地制度差异,国有土地对“三证一书”的刚性需求使其建设被规划部门严格控制,而集体土地由于无法交易,证书形同虚设,导致规划部门无法渗入其建设环节,集体土地无序建设。因此,本文从土地产权视角提出两种策略:一种是转为国有,允许产权合法化流转,并引入市场资本进行保护;另一种则保留集体所有,包括建立补偿、竞争及监督机制,鼓励产权主体自主保护。本文希望通过挖掘集体土地上历史街区破败的本质原因并提出相关策略,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参考。
古代西南山区聚落体系演化与乡村发展研究——以云龙县“盐马古道”沿线聚落为例
刘晓, 王一凡, 葛凡华
2023, 41(8): 106-11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5
摘要:
位于西南山区的大理州云龙县曾是云南集结性盐区之一,近两千年来盐业的盛衰兴废深刻影响了当地聚落体系的演化和乡村发展。然而,当前盐业产业面临衰退,聚落体系逐步消散分解,乡村亟需转型。本研究基于聚落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资料,对汉代以来云龙县“盐马古道”沿线聚落体系的演化模式和动力机制进行全景式梳理,试图从中加深对于社会建构、经济产业、文化发展等乡村发展的理解,丰富古代西南山区聚落体系史的研究。研究发现,依托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禀赋条件,通过盐业生产、管理、贸易和移民等因素促进聚落体系不断演化,产生独立松散、双核并进、主副联通、单核引领和分散失衡五种结构模式,并形成了“产业驱动型”的乡村发展路径。进一步地,本研究立足现实困境,在文化转向背景下提出“文化引领”的乡村转型发展思路,以盐业文化为主线重塑聚落体系,形成“层级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保护类村庄保护与发展的博弈与新平衡——以贵阳马头寨为例
宋玥琳
2023, 41(8): 114-11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8.016
摘要:
对各村庄进行精细分类以精准施策是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迫切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对乡村特色文化承载体的特色保护类村庄提出新要求。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的土司古寨马头寨为研究对象,从村寨的文化、社会、物质出发,“三位一体”分析该寨演变情况,发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实用性、自我认同感的缺乏,使当地的保护与发展呈现出政府积极、村民被动的博弈现状。利用熊彼特创新理论,对村内外新旧要素进行取舍、吸纳、重构,力求在其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构建新的平衡模式,科学平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3, 41(8): 120-1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