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9卷  第3期

编者絮语
乡村产业是为了让村民有尊严地活着
段德罡
2021, 39(3):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1
摘要:

人人都说乡村产业很重要,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里,“产业兴旺”是头一条。但乡村产业该怎么搞?目前有效的路径并不多。

许多地方政府迷恋于发展乡村旅游,动辄提出“全域旅游”的战略目标;规划设计单位也把“旅游专题”作为乡村规划设计成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仿佛除了旅游产业之外乡村实在没什么产业可以发掘。大家建立了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乡村的自然山水、民风民俗、小吃特产等必定是吸引城里人的,城里人来了必然是要消费的,有消费必然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近年来各地政府在乡村旅游上的投入大多打了水漂,旅游产业很难发展起来,只是有限地改变了乡村物质空间环境,提升了乡村形象。究其原因,无外乎一些常识:城里人并非都“有钱有闲”,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消费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发展重在其所依托的市场,任何城市周边有机会发展旅游的村庄数量有限;村民并不具备经营旅游产业的能力,那些成功的乡村旅游案例多是企业或政府操盘,村民反而会因发展旅游被剥夺了在村庄正常生活的权利……

作为乡村主体的村民和村集体对产业发展的想法又如何呢?显然传统的农业由于其弱质性已被老百姓逐渐放弃。这些年行走于乡间,在多地的调研中,村干部和老百姓对产业发展最迫切的愿望是村里能来个大企业,把村里的土地都流转了,村民可以获得租金,然后离开土地外出务工。然而,农业产业投入大、收益低,大量涉农企业常以财政补贴为利润,在补贴期结束后因经营困难而选择“跑路”;同时,在国家日益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及农用地使用规定下,大量占用农田从事非农生产的企业逃离农村,留下一地鸡毛——租出去的土地、收不到的租金……地方政府也热衷于为乡村地区引入大企业,把“在乡村地区的产业”视同于“乡村产业”。曾经在某乡镇看到一个规模很大的矿泉水厂,占了很多的土地,利用当地优质水资源生产矿泉水,完全现代化的生产线用不了几个人,唯有门卫、保洁雇佣了当地七八个百姓,让人不禁感慨:这样的资本下乡,对百姓有何意义?

乡村产业之所以出现诸多乱象,在于我们没想清楚“发展乡村产业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乡村产业的目的不是为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更不应是为工商资本创造经济效益。乡村产业应具有“福利型”特征,其首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乡村社会稳定。在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与市民的差距被越拉越大,今天的村民在知识、技能、观念、意识等方面已全方位落后于时代,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因此,乡村产业设置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而应充分考量老百姓的参与能力,在符合村民素质能力特征的前提下适度超前,起到引领百姓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的作用。乡村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治理的工具,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老百姓获得劳动机会,避免太多百姓进入“食利阶层”,成为社会附庸;同时要设置责任门槛,确保下乡资本能带动村民就业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更为深远的考量是如何持续通过“扶智”与“扶志”,让每个农民都成长为乐在业中、自食其力的新农民,这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

乡村产业作为确保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其目的是让老百姓获得“通过劳动让自己有尊严地活着”的机会。在这个事情上,宁可“文火慢炖”“舍近求远”,也不可急功近利、越俎代庖。

专家笔谈
城市发展理念是城市发展进步的推动力—70多年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感悟
任致远
2021, 39(3): 5-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2
摘要:
乡村振兴
基于内生理论的我国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黄华, 肖大威
2021, 39(3): 10-1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3
摘要:
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新时期,国家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外部“输血”的方式反哺乡村,但乡村仍然面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文章从激发乡村内生活力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乡村内生发展的理论内涵,结合当前中国乡村“内生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乡村发展的建议,包括:(1)培养村民主体性意识;(2)建立利益共享的新型乡村自治组织;(3)重塑法治与礼治结合的乡村秩序;(4)构建内外资源统筹的网络结构。
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探讨
王明田, 薛玉峰, 钟晨
2021, 39(3): 17-22,4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4
摘要: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完善乡村公共服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各地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尊重农民意愿、不考虑后续保障,盲目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象,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本文在回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历程、梳理现状问题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重构“新型农村社区”概念,建议以“农村社区”引领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以“农村住区”引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因户施策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和农村住区建设,同步实现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现代化。
基于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县域国土空间优化探索——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为例
蒋鸣
2021, 39(3): 23-3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5
摘要:
中国已步入生态文明、治理文明和民族融合的新阶段,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发展新方向,脱贫攻坚工作也进入深水区和换挡期。站在国家战略取向和地方发展诉求的更高起点研究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对接贫困历史和深度贫困困境,探索深度贫困地区县域国土空间优化的三个关键路径:一是推动生态和地质环境双约束下的贫困村梯度搬迁和生态治理;二是探索人地关系优化的新产业空间;三是以教育和医疗为核心的城乡生活圈等值配置促进就地城镇化。通过生态、农业和城镇三类国土空间的优化共促脱贫成效和可持续发展。
后脱贫时期搬迁撤并类村庄产业规划探索——以江苏金湖县中兴村为例
张岩, 翟国方, 宗珂
2021, 39(3): 32-4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6
摘要: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与农民脱贫的基础与核心,编制产业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重要改革。搬迁撤并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消除贫困、生态保护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导致村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立足城乡统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梳理了国内外类似村庄的发展经验,通过构建“人口—土地—产业”互相制约与驱动的关系框架,发现搬迁撤并类村庄既面临人口流失、空间破碎和资本匮乏的困境,也具备生态恢复、用地盘活和生产转型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规划框架,依托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对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中兴村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搬迁撤并类村庄在产业发展策略、空间功能布局与治理体系保障方面的现代化模式,旨在为后脱贫时期乡村“造血”能力提升、巩固脱贫成果与城乡产业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践探索
戴林琳, 余璇, 吕晋美, 陆方兰
2021, 39(3): 41-4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7
摘要:
在当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尚未最终确定的过渡期,村庄规划作为落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支撑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理念落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工作的重要途径,既需保障建设活动如期开展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又需前瞻性地满足上位规划的约束性要求。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约束基础上,村庄规划应以“短周期”行动规划应对村庄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弹性单元规划提高镇村统筹发展的可实施性。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开展了以2025年为规划目标年、包括9个村庄在内的短周期、单元式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期落实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参与式规划的乡村实践与探索——以福州市晋安区九峰村为例
赵科科, 杨猛, 冯新刚
2021, 39(3): 48-5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8
摘要: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双重背景下,公众参与成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决策的关键一环。如何在村庄规划基础上探索更具普适性和操作性的参与式规划途径,是当前规划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总结提炼参与式规划的现有理论与新内涵,进而结合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九峰村的村庄规划实践,探索在农村地区开展参与式规划的工作重点及方法,为培育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供规划实施路径。
理论与方法研究
华中地区田园综合体类型划分及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朱雷洲, 黄亚平
2021, 39(3): 57-6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9
摘要:
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建设田园综合体以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也取得相应成效。文章以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地华中三省为研究范围,以数据爬取及现场调研的华中地区61座田园综合体样本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区位选址、空间建设及经济产业三方面分析其现状特征;其次从地理环境维度将华中地区田园综合体划分为水网型、丘陵山地型及平原型三种类型,并从数量分布、建设规模及产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最后以划分的三类田园综合体为基础,分别提出“轴带引领”“依山就势”及“中心放射”三种空间组合模式。文章重点研究田园综合体类型及其空间的耦合关系,以期为华中地区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一条普适可行的发展路径。
基于“三生”空间耦合的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乡村空间评价研究
张戈, 陈晓童, 朱凤杰, 张勇
2021, 39(3): 67-73,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0
摘要:
“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空间发展基础。本次研究在构建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定量测度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穿芳峪镇乡村“三生”空间发展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大部分村庄仍未完成从高耦合向高协调的转变,乡村“三生”空间整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发展状态。由“三生”空间评价分析可知,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镇域乡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优化“三生”空间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乡村旅游景区的网络评价及热点识别——以江苏省为例
鲁珊, 郑杰, 芦琪, 郑志元
2021, 39(3): 74-8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1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290家4A级乡村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以大众点评网数据为数据源。首先建立景点热度评估模型对各景点的网络评价值进行评估;其次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方法探讨江苏省乡村旅游时空差异及演变特征;最后探讨乡村旅游时空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序上看,2012—2018年,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热度逐年上涨,但空间差异显著并呈扩大趋势;(2)从空间结构演变上看,江苏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经历了“单核—双核—三核”的演变过程,热度的扩散趋势为“南—西北—东北”;(3)从热点空间分布来看,冷热格局地域间变化明显,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4)从热点景点类型来看,江苏省乡村旅游类型正逐步从农业观光转向休闲度假,游客的消费方式逐渐偏向休闲度假;(5)江苏省乡村旅游热度的空间差异是人均GDP、城市化率、铁路客运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存在明显的强度差异,与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及A级旅游景区数量相关性强。
文化保护与传承
呼伦贝尔林区“三少民族”风土聚落空间演进研究
荣丽华, 王倩瑛
2021, 39(3): 81-8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2
摘要: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林区“三少民族”风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究游猎民族聚落的产生、发展和空间演进机制,解读聚落的地域人文特质和传统根基,挖掘聚落空间演进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外部政策干预的联系。旨在拓展聚落研究的地域性与层次性,完善风土聚落谱系,同时为呼伦贝尔林区少数民族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于SPSS统计分析的河源客居形态研究
杨鑫, 汤朝晖
2021, 39(3): 89-9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3
摘要:
广东省河源市辖五县一区,域内有东江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是客家先民最早的聚居地之一。通过调研河源境内五县一区的87座现存客家民居,对其地理区位、建筑体量、平面布局、结构形式进行数据的归纳和统计,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把握河源客家民居的整体分布形态和规律;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借助SPSS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调研对象依据其变量特征进行归类,旨在对现存河源客居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为精准的策略依据,亦有助于当代客家民居的可持续适应性发展。
川西林盘乡土景观基因识别研究——以都江堰龙泉村为例
彭恺, 牟玲利
2021, 39(3): 99-10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4
摘要:
在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众多城市都陷入“千城一面”的窘境——城镇正在逐渐丧失特有的文化特色和风貌景观。与此同时,不少乡村也呈现出同质化发展的现象,即使在具有鲜明特色、丰富传统性特征的地方,也很难保存原有的地域性特征。川西林盘作为一种特殊的乡村聚居形式,是传统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宝贵的历史沉淀产物,其地域景观独具特色。然而城镇化进程使部分林盘的物质类和非物质类乡土景观缺乏自身特色,逐渐丧失其特有文化。本文基于景观基因的研究视角,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龙泉村林盘为研究对象,挖掘和解析其乡土景观基因,识别其景观特征,并提出景观基因识别的8大识别因子和23项识别指标,构建了川西林盘乡土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为我国川西林盘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调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近郊非自愿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以安河家园及京旺家园为例
沈薇, 马宝建
2021, 39(3): 110-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5
摘要:
非自愿移民社会适应性是新型城镇化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位于北京近郊的搬迁1年的安河家园非自愿移民群体及搬迁5年的京旺家园非自愿移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及定量分析方法对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移民生活、经济、身份认同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会随搬迁时间的推移逐步改善,而社交情感方面的适应状况会逐步恶化。此外,搬迁初期,收入状况、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对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造成显著影响,同时对政策的了解和对搬迁合法状况的正向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搬迁后期,缺乏现代劳动技能等深层问题逐渐凸显,年收入、对搬迁后政府关心状况的感知及年龄为影响搬迁后期移民社会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未来应在继续加强移民复原型调适的同时,提高对长远型调适的关注度。
行业资讯
地方动态
2021, 39(3): 119-1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