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8卷  第12期

编者絮语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国际经验的借鉴
张立
2020, 38(12):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1
摘要: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5月28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两个文件明确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是上级规划的传导和落实,提出了较为灵活的编制方式,即市县可以和乡镇合并编制,也可以几个乡镇合并编制,并明确指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审批要点和审批程序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之后,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和湖南省相继发布了针对乡镇层级的规划编制导则(指南、技术要点),为全国各地开展乡镇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乡镇层级缺少规划建设管理的事权,相关审批权限等主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这导致乡镇层级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相关研究亦不充分。规划在乡镇的上下层级如何传导,地方政府的事权分配,规划如何得到有效实施,不同发展阶段规划的作用和演进等等,这些问题亟需厘清。

虽然我们一直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划体系及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圈、大都市的规划建设工作,但对发达国家乡镇层面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极其匮乏。2015年以来,同济大学研究团队多次走访欧美和东亚国家,从田野层面对其镇村建设和规划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基于此,本期专题邀请了在欧美和东亚主要发达国家有过留学经历或者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学者专家,从各国乡镇层面规划的编制组织、编制内容、层级传导、实施监管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当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尤其是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环节提供有效支撑。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国际经验·专题
行政体制视角下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讨论——英国、日本和德国的启示
张立, 董舒婷, 陆希刚
2020, 38(12): 5-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2
摘要:
文章聚焦行政体制与规划体系、尺度效应、事权划分等几大基本概念,从行政体制视角审视了英国、日本、德国类乡镇层级的地方空间规划,对其行政层级下的地方政府及地方规划层级、规划内容特点、规划层级传导四大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在总结我国乡镇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行政层级与规划层级、地方发展与垂直管控、镇区与辖区关系三个方面对我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展开了讨论。
德国市镇建设指导规划及对我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干靓, 张立, 董舒婷, 钱玲燕, 蒋薇
2020, 38(12): 12-20.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3
摘要:
市镇建设指导规划是德国垂直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的重要基础层级。本文分析德国的市镇建设指导规划在其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解读《建设法典》对市镇建设指导规划的法律规定,并以巴伐利亚州弗劳恩堡镇(Fraunberg)为例分析市镇建设指导规划的传导作用和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总结了德国市镇建设指导规划在层级权责明确、上下衔接传导、关注自然保护、刚性弹性并重四方面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乡镇层面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集权与分权的平衡——荷兰市镇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乔艺波, 罗震东
2020, 38(12): 21-2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4
摘要:
相似的资源约束和政府定位使得荷兰的空间规划经验对于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简要回顾荷兰空间规划体系沿革的基础之上,系统考察荷兰市镇空间规划的体系定位、编制内容、制度安排和具体实施,并参照中国规划实践进一步阐释荷兰空间规划实践对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不能照搬荷兰市镇政府的实用主义做法,而应该着力于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在规划体系中,中央政府并不能简单地集权或者分权,而应该根据具体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保持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多规合一”的前提应该是“多法合一”。
英国的小城镇发展历程与规划取向
程遥
2020, 38(12): 28-34,8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5
摘要: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进入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在城乡发展历程中,英国的小城镇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且人口规模占比较高。回顾英国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历程,其在不同阶段承担了人口疏散、战后重建、内城振兴和城市—区域功能节点等多重职能。直至现今,虽然小城镇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作为英国城市与乡村的缓冲、历史遗产和地域文化的承载,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2004年和2011年的英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中,包括住房、公共事务和设施规划等诸多事权下放给了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地方政府,社区首次可以编制具有法律约束效力和指导规划审批的社区规划。但与此同时,意识到小城镇的宝贵资源及其脆弱性,英国的小城镇规划又是极其审慎的,是在保护历史文化特色的前提下的适度开发改造,是建立在地方广泛社会参与基础上的,这些是值得我国小城镇规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法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乡镇”
范冬阳
2020, 38(12): 35-4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6
摘要:
2019年我国正式开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其中乡镇是尺度最小但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我国的“乡镇”在法国可以粗略对应市镇联合体(Intercommunalité),因此乡镇规划也可以对应为市镇及其联合体编制的地方城市规划(Plan Local d' Urbanisme)。本文通过对法国国土空间及规划体系的简要介绍,说明我国“乡镇”在法国国土中具有可比性的空间单元是市镇联合体,并介绍其规划在法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编制的内容、程序、审批方式,以及这一规划的实施所依赖的法国特色的制度背景。本文认为法国的“乡镇”在国土空间中具有按需设置、自发联合的特点,这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规划的空间范围和等级;法国的乡镇规划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实施性、可抗辩性,对具体空间资源的分配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以此指导规划建设的具体活动并在纠纷中作为法律证据。这源于乡镇规划与其他规划在技术上的良好衔接,也有赖法国完善的规划立法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保障,而策略层面,法典制和国家建筑师制度保障了规划工具的价值观念和政策导向能够与时俱进的稳健更新。
俄罗斯镇村的国土规划编制、特征及启示——以楚尔科夫斯基乡村总体规划为例
李文墨, 刘过
2020, 38(12): 42-5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7
摘要:
俄罗斯联邦在转型时期将“国土规划”替代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规划”,通过农村聚居地(乡村)总体规划在镇村层面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管控,将“土地使用和开发规则”落实详细规划层面的实施与管理。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联邦国土规划体系的梳理,以及对莫斯科州拉缅斯克市政地区楚尔科夫斯基乡村总体规划案例的研究,剖析乡村地区即农村聚居地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其特征。通过分析俄罗斯乡村总体规划所解决的问题,确定该层面规划在俄罗斯国土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具体规划措施,以期为我国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
美国伊利诺州库克县乡镇总体规划经验与启示
杨秀, 张立, 王兰
2020, 38(12): 52-5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8
摘要:
文章基于对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梳理,以伊利诺州库克县乡镇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分析县级空间规划体系、乡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编制运行机制,提出可供中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借鉴的要点: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改善乡镇人居环境;把握乡镇特点,按需编制针对性的空间规划;增强规划的法定性,形成可操作的技术指导文件;加强乡镇空间规划的信息化管理,推进信息共享和互动。
韩国的小城镇政策、规划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白郁欣, 畅晗, 张立
2020, 38(12): 59-6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09
摘要:
韩国长期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培育,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文章回顾了韩国20世纪70年代起的邑面培育事业和近年来的中心地开发事业,并总结了各阶段培育事业的特点和成效。结合忠清北道堤川市白云面和京畿道光州市昆池岩邑两个案例,进一步展示了不同阶段韩国小城镇培育事业的内容、重点及成效。最后提出韩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启示借鉴,包括注重基础环境改善、切实为居民谋福利,加强政府投入、激活自下而上机制、促进居民参与,找准小城镇的定位、实现特色化发展,软硬兼具,注重软实力提升,加强规划统筹,重视风貌品质。
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部地区小城镇收缩空间格局及分区发展方向——以河南省为例
韩勇, 贺萌琳, 娄昕欣
2020, 38(12): 67-7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10
摘要:
从区域层面对小城镇收缩程度展开定量分析,有助于科学研判小城镇发展水平的区域类型。本研究基于小城镇收缩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核密度分析刻画小城镇收缩的空间格局,利用耦合协调方法分析制约小城镇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存在四种小城镇收缩类型,即边缘型收缩地区、被动虹吸型收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型收缩地区和低度收缩地区。从小城镇内部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来看,河南省小城镇建设仍处于低水平制约阶段。基于上述结论,对不同类型收缩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主要方向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为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分区研究方法在小城镇群型大城市战略制定中的应用——以保定市新型城镇化战略制定为例
李继军, 王楚涵, 韩俊宇
2020, 38(12): 74-82.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11
摘要:
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规划师往往会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提出综合战略或对策。但对大城市来说,尤其是具有多个小城镇的城市,由于现状基础和区位条件的分异,往往不宜采用普适性的发展战略指导发展,而需要制定因地制宜的分区政策。本文以位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特殊政策区位的小城镇群型城市河北省保定市为例,以“保定市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项目为依托,通过分析识别保定市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动力特征,得出保定市小城镇群分区特征明显的初步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取分区要素,构建符合保定市城镇化分区特征的分区体系,最后基于分异化的城镇化特点、需求与机遇,针对性地提出分区分层的城镇化战略。
文化保护与传承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祠堂适宜更新策略——以安徽省祁门县马山村祠堂为例
刘仁义, 吴洪, 钟杰
2020, 38(12): 83-9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12
摘要:
徽州祠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徽州地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民居建筑典型,是徽州社会文化、民俗风习的物质载体。现多处于闲置状态的徽州祠堂,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满足现代人生产、生活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马山村三座祠堂为例,在归纳总结祠堂功能演变历程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活、产业、生态四方面,探讨以“进”为单元的功能重组、以“堂”为核心的空间重构、以“坦”为纽带的环境整治更新策略,以期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建筑可持续更新提供借鉴。
三江侗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及场所性研究——以三个侗寨为例
杨明, 李健
2020, 38(12): 92-9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13
摘要:
文章基于高山型、丘陵河岸型、平地田园型三种不同地理格局的聚落类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三个侗寨——高定寨、岜团寨、马安寨,将分形理论引入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运用盒子计数法计算其空间形态的二维平面图斑分维值,结合场所特征剖析三者分形特征与差异原因。研究显示:三个村寨都表现分形特征,验证寨子形成过程是自组织;且分形维数近似自然维数,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村寨的选址及发展变化与地形地貌存在联系性,其中高定寨的分维值随盒子计数尺度呈线性变化,表明高定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性相对较强;总体上不同地形地貌的侗寨分维值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多样因素造就了侗寨发展的多样性,因而关于侗寨的保护、更新与发展应以人为本,切合时代需求提出发展建议。
基于网络数据的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形象认知及优化策略——以苏州木渎古镇为例
彭清远, 张晓芳, 邢佳琦, 谭晶晶, 吴逸秋
2020, 38(12): 100-105,11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14
摘要:
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马蜂窝、携程、途牛、飞猪等网站的12篇游记及12000条评论为文本数据,使用八爪鱼软件提取高频特征词,并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古镇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分析了游客对木渎古镇的旅游感知形象,在此基础上探讨木渎古镇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管理与治理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浙江美丽城镇特色化发展路径探索
余建忠, 江勇
2020, 38(12): 106-11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2.015
摘要:
小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推进就近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挥小城镇在集聚人口、服务城市、带动乡村的重要功能,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发展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本文以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为例,探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美丽城镇特色化发展路径。面临城乡发展模式升级、发展导向转变及发展目标进阶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结构体系、要素优化配置模式、特色化指引体系及分阶段推进思路。提出美丽城镇特色化发展技术路径,一是建立面向全域空间的规划管控体系、面向存量资源高效率使用的发展模式;二是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镇生活,塑造具有传统风韵、人文风采、时尚风貌的特色风貌;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基础上的高水平治理,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同质同权、社会治理共治共享、体制机制相融相通,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分享城镇发展的成果。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0, 38(12): 115-116.
摘要:
地方动态
2020, 38(12): 117-12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