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

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2):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2.001
引用本文: 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2):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2.001

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2.001
  • 摘要:

    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净减少85万, 2021年或将成为我国人口总量的峰值年( 14.13亿人)。按照常住人口口径,乡村人口负增长要早于全国人口负增长25年。 1995年以前我国乡村人口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 1995年达到了最高值( 8.59亿人),其后开始快速下降,至2000年,我国乡村人口跌破8亿大关, 2009年跌破7亿大关,到2015跌破6亿大关,1995至2022年的27年间我国乡村人口累计减少了约3.7亿人。

    乡村人口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向城镇的快速集聚。 199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约为29.04%, 202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22%, 27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36.1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城镇化率增幅约为1.34个百分点,即年均1500万以上的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镇。在人类城镇化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最为波澜壮阔的图景。

    快速城镇化也推动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开始出现快速下降,同期叠加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到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所需的水平( 2.1)。从城乡两个部分来看,总和生育率都呈现持续走低态势。但由于城乡计划生育政策上的差异,乡村地区总和生育率始终高于城市地区。 2020年我国乡村总和生育率为1. 54,略高于全国水平,但乡村少子化特征已经十分明显。

    人口少子化又进一步促发了乡村人口老龄化。理论上,由于乡村地区人口生育率高于城镇,平均寿命又低于城镇,因此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应该慢于城镇,但现实中,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情形。乡村人口早老、快老、更老现象更加突出,主要原因也是长期的、持续的、大量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快速转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显示,乡村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0.04%,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3.82%。和全国老龄化数据相比( 2019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乡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中长期来看,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降低,城镇化速度将日趋放缓( 202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仅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城镇化、少子化现象仍将持续较长时期,乡村人口总量快速收缩趋势不可逆转,预期到2035年乡村人口总量将跌破3亿人。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建设,未来将如何应对乡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稳步推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整,是业界需要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4
  • HTML全文浏览量:  5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